• <span id="rbnki"><output id="rbnki"></output></span><optgroup id="rbnki"></optgroup>

    <span id="rbnki"><output id="rbnki"></output></span>

      • 索 引 號:001008003012004/2022-48108
      • 文件編號:溫甌教幼〔2022〕78號
      • 主題分類:教育規劃管理
      • 發布單位:區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22-04-19
      • 公開方式:主動公開
      溫州市甌海區教育局關于
      印發甌海區全面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實施方案的通知

      發布日期:2022-05-09 11:24 瀏覽人數: 來源:區教育局

      各小學、幼兒園: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實施意見》(浙教基〔2021〕43號)和《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工作實施方案(溫教基〔2022〕34號》精神,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建立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長效機制,幫助兒童順利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現制定《甌海區全面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溫州市甌海區教育局

      2022年4月19日

      甌海區全面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浙江省教育廳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實施意見》(浙教基〔2021〕43號)、《溫州市教育局關于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工作實施方案(溫教基〔2022〕34號》精神,推進我區幼兒園與小學科學有效銜接,現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教育規律,建立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的長效機制,促進基礎教育更好發展,保障兒童健康成長。

      (二) 基本原則

      堅持兒童為本。關注兒童發展的連續性、整體性和可持續性,幫助兒童做好身心全面準備和適應,培養有益于兒童終身發展的習慣與能力。

      堅持雙向銜接。強化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合作,科學做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促進兒童順利過渡。

      堅持系統推進。整合多方教育資源,行政、教研、師訓、幼兒園和小學統籌聯動,家園校共育,形成合力。

      堅持規范管理。建立動態監管機制,加大治理力度,糾正和扭轉校外培訓機構、幼兒園和小學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和行為。

      (三) 實施目標

      全面推進幼兒園和小學實施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強化銜接意識,減緩銜接坡度,改變小學和幼兒園教育分離、超標學習、超前學習、銜接機制不健全等狀況。轉變幼兒園和小學教師及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建立有效的幼小協同機制,形成我區幼小科學銜接的良好教育生態。

      二、主要行動

      (一) 幼兒園小學教育教學雙向銜接行動

      幼兒園和小學要深入貫徹《教育部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教基〔2021〕4號)精神,進一步引導教師樹立科學銜接的理念,共同學習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和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幼兒園要將入學準備貫穿到幼兒園三年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規范實施保教活動。重點于大班第二學期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小學入學準備,適當調整生活、學習的時長,增設模擬小學情境的活動區域,針對性地幫助幼兒做好各方面的入學準備,建立對小學生活的積極期待和向往。小學要強化銜接意識,將入學適應教育作為深化義務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任務,將一年級第一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合理安排一年級內容梯度,采取游戲化、生活化、綜合化的教育教學方式,鼓勵兒童開展探究性、體驗式學習。小學低段學生的環境創設應積極向幼兒園靠攏,要利用班級、戶外、廊道、樓梯等空間創設富有童趣、適合兒童游戲活動的環境,營造包容和支持的心理氛圍,最大程度消除兒童的陌生感和不適應。

      (二) 幼兒園小學研訓聯盟行動

      區教育研究院將幼小銜接作為研訓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年度研訓計劃,由副院長負責,成立由學前教研員(師訓員)和小學教研員(師訓員)共同組成的研訓專家指導組,指導各幼兒園、小學建立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研訓制度,定期互訪交流,針對“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方面銜接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主題教研、課題研究等。將幼兒園入學準備教育指導要點、小學入學適應教育指導要點、兩個學段相應課程綱要等內容納入幼兒園教師、園長、小學教師、校長的培訓,采用常規培訓和專題培訓相結合的方式,提升教師實施幼小銜接的專業能力。

      (三) 家園校攜手共育行動

      幼兒園和小學要把家長作為重要的合作伙伴,建立有效的家園校協同溝通機制,引導家長與園(校)積極合作,共同做好銜接工作。制定家園校共育方案,通過訪談、座談、問卷、家長會等多種途徑,及時了解家長在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方面的問題,做好幼小銜接答疑解惑。聯合高校打造幼小銜接家長工作坊,成立專家團隊,圍繞“身心、生活、社會、學習”四方面銜接內容,開展家園校線上線下聯動學習。積極宣傳國家和地方的有關政策要求,引導家長樹立科學的教育理念,實現家園校攜手共育。

      (四) 違規辦學行為綜合治理行動

      區教育局會同有關部門持續加大對校外培訓機構、小學、幼兒園違反教育規律行為的治理力度,開展專項治理。落實國家有關規定,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前兒童違規進行培訓。小學嚴格執行免試就近入學,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作為招生依據,堅持按課程標準零起點教學。幼兒園和小學不得舉辦學前班。幼兒園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內容,不得布置讀寫算家庭作業。幼兒園出現大班幼兒流失的情況,應及時了解原因和去向,并向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告。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有關線索,對接收學前兒童違規開展培訓的校外培訓機構進行嚴肅查處并列入黑名單,將黑名單信息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按有關規定實施聯合懲戒。對辦學行為嚴重違規的幼兒園和小學,追究校長、園長和有關教師的責任。

      三、推進安排

      (一) 區域推進,片區示范。(2022年3月)總結梧田幼小銜接試點經驗,研究制訂《甌海區全面推進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實施方案》。全面實施全區幼兒園、小學幼小銜接實踐探索,并積極申報溫州市幼小銜接實驗區。根據區域特點,遴選5個區級幼小銜接實驗聯盟,每個實驗聯盟分別設試點園(校)若干個,包括以園(校)為單位的點對點聯盟、以聯盟為單位的片對片聯盟、以特色為導向的項目聯盟等。

      (二) 研訓聯盟,實踐探索。(2022年4月至2022年底)教研部門指導建立小學和幼兒園教研共同體,探索幼小學段互通、內容融合的聯合教研制度。各聯盟園(校)科學安排聯盟計劃,參考《甌海區幼小銜接年度工作任務清單》,全面推行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完善家園校共育機制。加強對園(校)本教研活動和課堂教學的指導,組織幼兒園與小學教師共同參與幼小銜接專題培訓,指導園(校)及時總結反思,創設幼小銜接成果評比、展示平臺,形成典型經驗及成果。

      (三) 總結經驗,完善機制。(2023年1月至12月)進一步完善全區幼小銜接工作機制,加強幼兒園和小學深度合作。進一步梳理、總結幼小銜接工作經驗,形成幼小銜接理論與實踐成果,宣傳推廣,提高入學準備和入學適應教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實現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四、組織保障

      (一) 統籌協調,成立領導小組。區教育局成立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甌海區教育局學前教育科、甌海區教育研究院,負責領導小組日常事務工作及教育教學指導。各試點園(校)要成立相應組織,負責落實此項工作。

      (二) 完善考核,建立保障制度。試點園(校)要將項目實施經費列入學校年度經費預算,確保幼小銜接工作順利推進。區教育局將幼小銜接工作列入對園(校)的考評,建立相應獎勵機制。

      (三) 加強宣傳,營造良好的氛圍。各園各校要加大社會宣傳力度,利用媒體、宣講團等多種方式宣傳科學做好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意義,及時總結、推廣典型案例和經驗做法。樹立科學導向,引導家長自覺抵制違背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行為,支持和參與幼小銜接工作,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附件:

      1. 溫甌教幼〔2022〕78號附件1:甌海區幼兒園與小學雙向科學銜接工作領導小組名單.doc

      2. 溫甌教幼〔2022〕78號附件2: 甌海區“幼小銜接”共同體幼兒園(小學)名單.doc

      3. 溫甌教幼〔2022〕78號附件3:甌海區幼小銜接年度任務工作清單.doc

      溫州市甌海區教育局

      2022年4月19日


      (此件公開發布)

      免费a级毛片出奶水
    1. <span id="rbnki"><output id="rbnki"></output></span><optgroup id="rbnki"></optgroup>

      <span id="rbnki"><output id="rbnki"></output></span>